我們說讀書能益智,讀書能明理,讀書能修身,很多的學校和家長都開始重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。但是有些學生雖然讀了一些書,獲得的學識卻不多,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小學圖書館館配圖書選擇有誤區。
第一個誤區就是名著的選擇,雖然在選擇小學圖書館館配圖書的時候,名著因其身后的思想內涵和文學魅力成為各個學校的首選,而且很多教會也堅信“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;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”,但是這就造成了小學生的課外讀物過于超前,內容過于深奧,因此不能提起他們的閱讀興趣。
再有就是小學課外圖書并不能完全的“課外”。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,完全的課外會造成閱讀的質量難以保證,看書變成了看熱鬧。對于自律性比較差的小學生來說,課外的情況下讀書,總會把讀書當成休閑。因此,利用教學時間到圖書館進行一些閱讀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閱讀是一種積累的過程,學校和老師要根據學生們的特點,利用好小學圖書館館配圖書,讓閱讀成為學生們的精神資源。